ChatGPT 代理人上线:OpenAI 如何让 AI 不仅会说还能干事?

2025 年 7 月中旬,OpenAI 正式推出ChatGPT 代理人(ChatGPT Agent)——AI 不再仅是回答问题,而是能够自主在用户授权下“思考+执行”任务,堪称从“会说”跨步进化到“能干事”。此功能目前对 Pro、Plus 和 Teams 订阅用户开放,在欧盟地区暂不支持。


🧠 ChatGPT 代理人能做什么?

  • 📂 使用“虚拟电脑”工具:包括可视化浏览器、文本浏览器、终端命令、API 接入等。
  • 🛠️ 执行复杂任务:可订餐、研究资料、制作幻灯片或表格、管理邮箱和日历等等。
  • 🔄 多任务串联:从网页点选、下载文件、运行脚本到生成文档,完成端到端工作流。

🛡️ 用户控制,安全机制升级

ChatGPT 代理人引入多重安全与控制机制:

  • 执行关键操作前必须经用户确认,如购买行为或发送邮件。
  • 内置“监控模式”和“回放功能”,关键步骤都可以随时中断或接管。
  • 具备防攻击设计,对钓鱼链接、恶意提示保持警觉并主动拒绝。

🌐 开放式工具整合——Operator+Deep Research 合一

ChatGPT 代理人的核心是将早前的 Operator(网页交互型)与 Deep Research(文本分析型)结合,汇聚优势,使 AI 在浏览器自动操作、信息分析、文档生成间自由切换。


💼 通向效率革命:谁能用?怎么用?

  • 目标用户为 Pro、Plus 和 Team 订阅者,未来有望扩展至教育及企业版。
  • 使用方式:打开 ChatGPT 界面的 Tools 下拉选项,切换至“Agent 模式”即可向 AI 发出任务指令。
  • 每日最多操作配额(例:Pro 用户限 400 次提示),以控制成本与滥用风控。

⚠️ 潜在风险仍在:安全、防骗与滥用

尽管设有权限控制与监控机制,业内仍提醒用户谨慎使用:

  • AI 可能误执行高风险行为,如模拟请求银行转账,仍需人工覆盖。
  • Prompt 注入(恶意提示攻击)仍可能避开防护,需警觉授权流程漏洞。
  • AI 行为决策透明度尚不足,仍需保持对交换过程与结果的审视。

🚀 为什么它改变游戏规则?

  1. 从“问答型助手”升级为“执行型助手”,可替用户完成多步骤任务。
  2. 整合多工具能力,不用反复切换应用,大幅提升工作效率。
  3. 对企业用户尤其有吸引力,可节省人力、优化流程。

📌 总结:AI 助手迈向行动时代


ChatGPT 代理人代表 OpenAI 在 Agent 时代的一次重要跃进——AI 不仅能思考更可执行,拥有更强落地价值。然而,这场革命仍需平衡安全、隐私与信任,让人机协作走得更稳更远。


欲了解更多 ChatGPT Agent 提示指南、使用案例、行业实测等,请持续关注 今日科技 的「AI 技术」专题。

1 评论

发表评论

后一页 前一页